友吧运动

查看: 26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城市“马拉松热”方兴未艾 内涵亟待丰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5:3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越来越多城市争相举办马拉松赛的热情”背后,隐藏的却是国内马拉松赛场定位不明、组织欠佳、“作弊”频发、带动全民健身功能有限的客观现实——  “马迷”的“春天”在哪里?
  “要想在中国当一个‘马迷’(国内马拉松爱好者们的自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现在的比赛不少,但真正适合我们参与的却不多”,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马拉松爱好者网上社区的“掌门人”,“跑吧”马拉松俱乐部负责人顾斌近两年来一直忙于充当“马迷”们和赛事组织方的“中介”,“我们现在仍处于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初级阶段,不少主办城市对马拉松赛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10月21日至24日,首届北京马拉松博览会在北京奥体中心举行。作为今年北京马拉松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与跑步健身有关的商家参与,自然也成为众多国内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宣传比赛,提升城市形象的平台。
  然而,在近几年来国内城市争相举办马拉松赛的“热情”背后,隐藏的却是国内马拉松赛场定位不明、组织欠佳、“作弊”频发、发挥全民健身功能有限的客观现实。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卫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举办马拉松比赛要淡化利益驱动,严格管理,让赛事回归到体育本身,特别是要在推动全民健身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城市“马拉松热”方兴未艾
  “可能在10年前,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对于马拉松还感觉陌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举办马拉松比赛的城市越来越多,可以说国内正在兴起一股马拉松热”,北京长跑俱乐部副主席赵之心对记者说。
  虽然早在1959年就成为首届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马拉松真正走进民间和大众,却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10年间的事。1981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从1998年开始,北京马拉松赛开始吸收业余选手参赛,使得普通百姓终于有机会与马拉松“亲密接触”。
  随后,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创办于1987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创办于2002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创办于2006年)等一系列城市马拉松赛不断出现。近几年来,郑开国际马拉松赛(郑州到开封)、杭州国际马拉松赛、太原马拉松赛等也先后创办。
  除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也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到今年已是第五届;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今年更是升级为国际半程马拉松锦标赛;还有拉萨高原半程马拉松、西安城墙半程马拉松、贵州镇宁黄果树半程马拉松等各具特色的半程马拉松赛事。
  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有近30项全程和半程马拉松赛事,国内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热情可谓方兴未艾。对于国内城市兴起的“马拉松热”,王大卫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这与马拉松的自身特点有关,“马拉松运动具有强大的整合资源功能。举办马拉松赛可以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城市发展和市民风貌。与此同时,举办马拉松赛所吸引到的资金以及带来的消费,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
  “一场马拉松赛等于1个亿!”厦门马拉松组委会执行部副总监沈家益如此形容这一赛事,“每年参加厦门马拉松的人员多达5万人,给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太原市体育局局长吴建设在谈到今年首次举办的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时则认为:“虽然我们为筹办赛事投入了400万元,但对餐饮、住宿、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显而易见。这钱花得值!”
  “马迷”们的困惑
  家住石景山的北京市民陈洪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马迷”。近年来,陈洪斌不仅连续参加了多届北京马拉松赛,还辗转大连、上海、杭州等地参与当地的马拉松比赛。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国内的马拉松赛事很多,但在组织上特别是对于普通长跑爱好者的组织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像上海的线路设置上有一段路就有车辆行驶;杭州马拉松设置的供水点偏少,跑在后面的人竟然没有水喝……”
  虽然近年来方兴未艾的“马拉松热”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开展马拉松运动最具潜力的地区”(国际田联评语),但国内的马拉松比赛在赛事组织、路线设置、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依据惯例,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的组别一般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像北京马拉松赛还细分为半程、9公里和4.2公里迷你马拉松等多个组别)。在专业组的争夺中,由于受到高额奖金等利益驱动(如目前国内马拉松赛的冠军奖金最高为3万美元),近两年频频出现“作弊”事件。仅在今年,厦门、扬州、张家口和东营等马拉松赛中便连续出现违规事件。为此,中国田协对上述比赛中总计63名违规人员进行了处罚。
  而对于像陈洪斌这样的业余选手而言,他们所要面对的困难就更多——费用、时间、医疗保障等,都是困扰他们参赛的主要问题。“来回交通、住宿、吃饭、报名都得花钱,像东营那样100元负责三天吃住的比赛还是太少”,陈洪斌说。像陈洪斌这样多年参与马拉松的“马迷”尚且有如此“顾虑”,对于更多的普通民众而言,亲身参与马拉松似乎更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国内马拉松内涵亟待丰富
  “很多老百姓认为马拉松是耗费体力甚至是损害身体的‘极限运动’,和日常的健身锻炼离得很远。其实,马拉松特别是半程马拉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锻炼方式。”顾斌认为,“跑步是一种最简单却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健身方式。国内马拉松赛的主办方应该在提高民众认知度,推广长跑健身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国内马拉松赛兴起的初期,注重竞技性,为中国田径培养和锻炼人才,是赛事举办的主要目的。如首位在奥运会马拉松赛中进入前六名的中国选手赵友凤(她获得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子马拉松第五),便曾多次参加北京马拉松赛,并在1988年的日本名古屋国际女子马拉松赛中获得冠军。近年来,孙英杰、邢慧娜、周春秀、白雪等中国女子中长跑好手,也多次出现在北京、厦门等马拉松赛的赛场上。
  对此,王大卫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国内马拉松赛在不断提升竞技水平的同时,也要在普及马拉松运动知识,推动普通民众参与方面做更多工作。
  曾多次前往国外考察马拉松赛的扬州马拉松赛组委会官员季卫忠对记者表示:“在日本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场马拉松赛,伦敦、巴黎等马拉松赛就是当地民众的‘健身日’,除了少数专业选手外,大多数参与者都是业余选手。而我们的一些马拉松赛,还停留在组织民众参加的阶段。与其花费人力物力组织大家参赛,不如在普及推广马拉松,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方面多下功夫。只有更多的人特别是普通民众的参与,马拉松赛事才能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记者 李元浩
  马拉松运动在中国——早在700多年前的元代,北京就有了类似于现代“马拉松”的比赛活动——“贵由赤”。据史料记载,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开始,为训练“贵赤卫”的长跑技能,每年要举办“贵由赤”赛跑,比赛距离长达20公里。1950年以后,马拉松在中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并被列为全国正式竞赛项目。
  近年来,中国在北京、大连、上海等地多次举办马拉松国际邀请赛,成为世界马拉松运动的重要力量。
  全球著名马拉松赛事——伦敦马拉松赛,诞生于1981年,参赛规模超过3万人;巴黎马拉松赛,规模超过2万人;波士顿马拉松赛,始于1897年,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规模超过1万人;纽约马拉松赛,创办于1970年,参赛者最多超过10万人;柏林马拉松赛,规模超过2万人;鹿特丹马拉松赛,是首批使用电子计时器的马拉松赛之一,规模超过1万人!
(工人日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4-9 19:20:32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  马拉松遍地开花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22:08:04 | 只看该作者
泉州市 发表于 2013-4-9 19:20
坐沙发  马拉松遍地开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友吧运动 ( 浙ICP备12042088号-1 )

GMT+8, 2024-4-29 01:09 , Processed in 0.05321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7-2018 friends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